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嘛,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对吗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嘛,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对吗,让你更加了解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嘛,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对吗,包含鱼相关的宠物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宠物生病治疗方法、动物护理方法、家禽养殖技术等其它宠物家禽知识。

  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嘛,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对吗

  观赏鱼疾病防治,养观赏鱼一定要注意水质水温的控制。水质恶化和水温突变可能导致观赏鱼患病。观赏鱼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下面小编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观赏鱼的病类

  由活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的。因病毒、真菌、细菌、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入侵而引起的疾病,也称为微生物鱼病。微生物鱼病因其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染性强、防控难度大而被称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为寄生虫性鱼病,一般表现为发病和传播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低,易于控制。

  由水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的代谢紊乱或功能障碍引起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鱼病种类多,危害大,涉及面广。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这种鱼病是可以避免的。

  病毒引起的疾病与治疗方法

  痤疮:也称为淋巴囊肿病病毒的疾病。【病原体】是疱疹病毒的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小白点,上面覆盖着两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斑的数量逐渐增多,面积扩大,病变部位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可达1 ~ 5mm厚,形成石蜡样“增生”,表面组织由柔软变为软骨结缔组织。这些“增生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然后新的“增生生物”会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出现。如果这些“增生生物”占据了鱼的大部分表面积,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变瘦,游动缓慢,甚至死亡。如果“生物”不多,对鱼类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春季水温在15左右时发生。因为这种疾病传播不广,很少发生,危害也不大,所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治疗】本病可用左氯霉素治疗;小鱼可以用百万分之0.225(0.225 ppm)的药水浸泡,大鱼可以注射这种药,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

  出血病:[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病鱼体表发黑、无光泽,口部、肌肉及各种鳍基部布满血丝;有时鳃盖、头部和腹壁有淤血。鳃充血,呈鲜红色斑点或斑块;严重的病鱼,由于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因失血而出现苍白的腮,呈现“白腮”。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内脏器官显示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缓慢,经常独自或缓慢游泳,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甚至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 ~ 9月,水温25 ~ 30最流行,死亡率相当高。

  [治疗方法]

  (1)给予充分阳光照射,将水温降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即可见到疗效。

  (2)用1%的盐水洗澡1周。

  (3)将大黄、枫香叶各0.25-0.5公斤研成粉末,然后煎煮或用热水浸泡,再用鱼饵喂给病鱼,制成药饵,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使用百万分之0.6(0.6 ppm)的二苯达唑。

  (4)用百万分之3-5(3-5 ppm)的地君灵、百万分之0.7(0.7 ppm)的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或大黄提取液水浴处理效果较好。

  细菌引起的疾病与治疗方法

  细菌性烂鳃病

  【原因】一是原生动物、单殖动物、甲壳动物等。二是水生藻类引起的,如鳃霉菌;第三,是细菌引起的。

  【病原体】鱼类危害粘球菌。

  【症状】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出血。鳃丝由红变白,随污泥逐渐腐烂,最后发展到整个鳃,使其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病鱼可用2ppm呋喃西林、12.5ppm金霉素、25ppm土霉素、25ppm呋喃唑酮浸泡30分钟。或将0.02克浓度为11.5%的氯霉素溶于10公斤水中,浸泡15-20分钟;或百万分之一(1ppm)呋喃西林,百万分之一(1ppm)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 ~ 4 ppm)五倍子;鱼容器和所有器具都应该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剂溶液消毒。

  细菌性肠炎

  【病因】主要是由于吃了不洁食物或暴饮暴食,肠道胀满,排泄受阻,最后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常有腹部肿胀、红斑、肛门突出、鱼体呆滞、在水族箱一角一动不动、肌肉短时抽搐、不进食、粪便呈白色。剖开鱼肚,可以看到腹腔内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呈现红色,重者整个肠道呈现紫红色,肠道内无食物,充满淡黄色粘液和脓液。

  【治疗方法】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市场上卖的药也很多,比如那雄、郁福康、磺胺胍等。以及外用药物如雨布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呋喃唑酮等。稀释,喷洒或者沐浴,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白皮病 又称白尾病。

  【原因】由于水质不干净,特别是水族箱内的排泄物没有及时清理,或者在捕捞、运输、放养、转箱过程中操作不慎,造成鱼体受伤,导致致病菌感染。

  【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里氏木霉。

  【症状】发病初期,仅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个小白点,随后迅速扩大,从鱼的背鳍向后蔓延,使背鳍、臀鳍至尾鳍之间的体表全为白色。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减弱,身体平衡失控,头朝上,尾鳍朝上,垂直于水面上下游动挣扎,不久死亡。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5-8月,发病后2-3天鱼类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可用百万分之12.5(12.5 ppm)金霉素或百万分之25(25 ppm)土霉素水溶液浸泡30分钟;也可在水族箱中用1ppm漂白粉或2-4 ppm五倍子处理消毒。

  白头白嘴病

  【病原】是粘球菌的一种,与上述的烂鳃病病原球菌非常相似。这种细菌需氧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 7.2左右,在6.0-8.5之间都能生长。

  【症状】发病时,病鱼额部和口部周围细胞坏死,色素消失变白,患病部位溃烂,有时有灰白色绒毛,从而呈现“头白口白”的症状。病鱼在水面游动的症状特别明显。当病鱼离开水面时,症状并不显著。严重病鱼,病变部位出现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有时表现为白皮、白尾、烂尾、烂腮或全身粘液等病理反应。鱼一般比较瘦,黑色,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动缓慢,不断浮出水面,很快死亡。这种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很快,传播很快,一天之内就可以全部死亡。该病流行季节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防治时,可用1ppm漂白粉对鱼缸进行消毒,或用0.5至0.7 ppm赛扬(含2.5%氯乙烷)进行消毒,效果良好。

  出血性腐败病 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是荧光极端杆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局部或大部分体表出血、红肿,鳞片脱落,尤其是鱼的两侧和腹部。背鳍或所有鳍的基部布满血丝,鳍的末端腐烂,往往会腐烂一段时间。鳍间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也称吃鳍);有时病鱼的上颚和鳃盖部分充血,有块状红斑,有时充血发炎。水霉往往生长在鳞片脱落、鱼鳍腐烂的地方。该病流行范围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常并发烂鳃病和出血病。鱼体受伤时,病原菌侵入鱼体,易患此病。冬天水温极低时,鱼皮会冻伤。

  【治疗】用1%盐水洗澡,或5ppm呋喃唑酮,或2ppm高锰酸钾,或2ppm漂白粉。

  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

  【病原体】是一种类似点毛滴虫的细菌。

  【症状】病鱼的症状表现为体表粗糙。尾部大部分鳞片像松球一样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片肿胀,内部积聚半透明或血性渗出物,使鳞片竖起。对鳞甲稍加压力,液体从鳞甲喷出,鳞甲脱落,有时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胀等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侧翻,腹部向上。2 ~ 3天就死了。当水质不干净、光线不足、水中缺氧、饲养水温过高、鱼鳞被割时,就容易患此病。金鱼和锦鲤经常患这种病,每年春季流行。在热带观赏鱼中,泛鲈鱼、斗鱼、鲇科等多泡沫的产卵鱼常患此病。这种病很难治愈,即使治愈后,色泽和体态也不如以前。

  【治疗】可将病鱼浸泡在浓度为5万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沐浴1小时;也可将2%氯化钠溶液与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呋喃唑酮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或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喷剂,数日即可见效。

  疖疮病

  【病原体】为疮毒型点状气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病鱼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肿,用手摸有肿胀感。脓肿里充满了脓、血和大量细菌。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严重者肠道也充血。

  【治疗方法】可以参考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鱼病的治疗配方。

  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

  【病原体】是点状气单胞菌的一个点状亚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病鱼一般在肛门附近或尾柄处(很少在体前部)两侧开始发炎,皮肤和肌肉出现红斑,有时呈脓疱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该部位鳞屑脱落,肌肉逐渐腐烂,形成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的病灶,边缘布满血丝,似乎标有红色的印痕,故称印痕病。病鱼身体虚弱,游动缓慢;病情严重时,死亡可能会接连发生。当水质不干净或鱼体受损时,往往会感染此病。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

  【治疗】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鱼病,可以参考其他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嘛,观赏鱼疾病防治 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对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其它宠物家禽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