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犊牛附红细胞体)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犊牛附红细胞体),让你更加了解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犊牛附红细胞体),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犊牛附红细胞体)的详细内容,包含有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 牛附红细胞体图片 犊牛附红体的症状及治疗,希望能帮助你了解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牛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牛、羊、猪等多种动物的细胞表面或血浆和骨髓上引起的溶血性传染病。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消瘦。病原体是寄生在血浆和红细胞上的血液寄生虫。油显微镜下,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可见一种或几种寄生虫。血涂片,姬姆萨染色,红细胞呈粉红色,附红细胞体呈淡蓝色,多为半月形。牛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的抵抗力较弱,耐低温,常用消毒剂即可杀灭。该病常发生在夏秋温暖季节,很少发生在寒冷季节。这种疾病通过蚊子和吸血昆虫传播,如果不及时治疗,奶牛就会死亡。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发生率

  河北省巨鹿县官厅镇张,养了7头黄牛。2006年8月26日,一头8个月大的牛生病了,随后又有三头牛生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和消瘦。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治疗,但无疗效。最后全部得病,去邢台兽医医院诊治。经临床诊治、尸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只有第一头发病早的牛因救治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的牛都治好了。

  临床症状

  起初,病牛食欲不振,反刍减少,行走无力,眼睛流泪。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体温高达41,表现为漏热、呼吸加快、心律加快、瘤胃蠕动减弱、便秘、腹泻、粪便水样或血性、尿量减少、尿中带血、结膜苍白。病牛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疾病晚期,体温降至常温,粘膜苍白,可见黄疸。在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 # 039;I don’我不能躺着等死。

  尸检损伤

  尸体消瘦,可见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苍白、凝结不良;皮下、浆膜下、全身器官有出血点;腹水多呈淡黄色;肝肿大,边缘钝圆,柔软,土黄色;胆囊肿胀,充满胆汁;脾脏肿大出血,土黄色;心肌扩张且柔软;皱胃和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出血和水肿。

  实验室检查

  1.取1滴抗凝剂于载玻片上,用等量生理盐水稀释,混匀。在600倍的显微镜下,红细胞呈月牙状、星芒状,细胞边缘附着球形、短棒形、星形和闪光体,有的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有的在血浆中自由游动。

  2.从病牛的耳尖提取血液涂片。由赖特& # 039;s染色,1000倍油显微镜下70%的红细胞变形,呈锯齿状、星形。红细胞表面附着大量圆形、椭圆形、短杆状、月牙形的紫蓝色蠕虫,光亮有光泽,最多的红细胞表面附着有十几条蠕虫。一般有3 ~ 7个,血浆中也有,但量少。(2)姬姆萨染色,镜检,红细胞呈粉红色,红细胞群呈淡蓝色,多为半月形。

  3.无菌操作:取死牛的血液、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将上述发病材料接种于普通肉汤、普通琼脂、血琼脂培养基中,均无细菌生长。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牛附红细胞体病。

  预防和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隔离病牛、圈舍及周边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彻底消毒。用溴氰菊酯杀死吸血昆虫。

  2.病牛的有效治疗。(1)美达欣(主要由贝尼尔等组成。)按每公斤0.1毫升的重量肌肉注射,每两天一次,共2 ~ 3次。(2)肌内注射红精(土霉素为主要成分),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日1次,连用3 ~ 5天。(3)重症牛辅助治疗: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ml ~ 2000ml,10%葡萄糖酸钙100ml ~ 200ml,10%碳酸氢钠100ml,维生素B 20ml,维生素C 20ml,静脉注射1次,早晚各1次,共3天。(4)便、尿呈潜血,一次肌肉注射止血敏20毫升。(5)0.05%四环素与草料混合3天,并添加多种维生素。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控措施,5天后除1头患重病外,其余全部治愈。

  总结

  1.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控措施,病牛恢复较快。

  2.牛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尤其是夏秋季,是各种昆虫活动的高峰期。吸血昆虫的叮咬促进了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消灭吸血昆虫和经常消毒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

  3.牛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不要& # 039;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以免滥用药物。只有选择特效药,才能尽快控制疫情。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犊牛附红细胞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