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有哪些)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有哪些),让你更加了解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有哪些),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包含有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 葡萄根瘤蚜危害于哪里 葡萄根瘤蚜的为害特征 葡萄根瘤蚜的发生与防治,希望能帮助你了解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

  

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

葡萄根瘤蚜属于专性寄生害虫,仅为害葡萄,在欧亚种葡萄上只为害根部。新根被刺吸后发生肿胀,形成菱形或鸟头状根瘤,新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

 

  在粗根上,蚜虫刺吸形成节结状的肿瘤。

  同时,伤口为病原菌微生物的繁衍和侵入提供了条件,导致被害根系进一步腐烂,从而破坏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输导,逐步造成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最终毁灭葡萄园。在美洲种葡萄和野生葡萄上根瘤蚜既为害根系,也为害叶片。被侵染的葡萄在叶片上形成大量的红黄色虫瘿,阻碍叶片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葡萄根瘤蚜有什么形态特征有什么发生

规律以及习性如何进行防治

 

  葡萄根瘤蚜又名根瘤蚜虫、根瘤腻虫、葡萄根蚜虫,属同翅目瘤蚜科。

  形态特征:葡萄根瘤蚜有根瘤型、叶瘿型、有翅型及有性型等,体均小而软,触角3节,副管退化。

  (1)根瘤型:成虫体长1.2毫米~1.5毫米,卵圆形,鳞毛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颜色较深,足和触角黑褐色,体背面各节有许多黑色瘤状突起,各突起上各生1根~2根刺毛。

  卵长0.3毫米,宽0.16毫米,长椭圆形,初为淡黄色,略有光泽,后渐变为暗黄色。幼虫初为淡黄色,触角及足呈半透明,以后体色略深,复眼由3个单眼组成,红色,足变黄色。

  (2)叶瘿型:成虫近圆形,黄色,体背有微细的凹凸皱纹,无黑色瘤状突起,全体生有短刺毛,腹部末端有长刺毛数根。卵长椭圆形,淡黄色,较根瘤型卵色浅而明亮,卵壳较薄。

  幼虫初孵出时与根瘤型极相似,仅体色较浅。

  (3)有翅型:成虫长椭圆形,前宽后狭,长约0.9毫米。初羽化时淡黄色,继而橙黄色。

  中、后胸红褐色,触角及足黑褐色,翅灰白色透明,上有半圆形小点,前翅前缘有翅痣,后翅前缘有钩状翅针,静止时翅平叠于体背。若虫初龄若虫同根瘤型,2龄体较狭长,体背黑色瘤状突起明显,触角较粗。3龄体侧有黑褐色翅芽,身体中部稍凹入。

  而腹部膨大,若虫成熟时,胸部呈淡黄色半透明状。

  (4)有性型:由有翅型产下卵孵化而成,小卵孵化成雄蚜、大卵孵化成雌蚜,身体长圆形,黄褐色无翅,较小,雌雄蚜交尾后,产一个冬卵。冬卵深绿色,长0.27毫米,宽0.11毫米。

  其他似有翅型。

  发生规律及习性:此虫的生活史很复杂,1年中主要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繁殖速率快,代数多。它在美洲品种的葡萄上,具有完整的发育环,既有叶瘿型又有根瘤型,但在欧洲品种的葡萄上只有根瘤型,不发生或极少数发生叶瘿型,所以只有不完备的发育环,根瘤型蚜虫,以初龄若虫越冬,很少是第2龄的。叶瘿型蚜虫以越冬卵及若虫在枝干和根部越冬。

  我国烟台地区的葡萄根瘤蚜,主要属于根瘤型,1年发生7代~8代,以初龄若虫在表土1厘米深、2年生以上的粗跟根叉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5月上旬发生第一代卵。5月中旬到6月底和9月上旬到9月底这两个时期蚜虫发生的数量较多。7月后雨季来临,被害粗根开始腐烂,蚜虫沿根和土壤缝隙上迁到表层土中须根上取食危害,形成大量菱形根瘤。

  根据7月~8月观察,每头雌虫产卵数为39粒~86粒,若虫期12天~18天,成虫寿命14天~26天,有翅若虫由7月上旬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以9月下旬至10天下旬为盛期。

  有翅蚜出现后,多在野生葡萄的嫩茎上或叶子背面产两种大小不同的未受精卵,大卵孵化为无翅雌蚜、小卵孵化为无翅雄蚜,雌雄交配后在2年~3年生的葡萄枝条的树皮上产1个冬卵越冬。至翌年春季,孵化出若虫爬到葡萄叶上危害而形成虫瘿,这就是叶瘿型蚜虫,待成熟后在虫瘿里产卵250粒~500粒,孵化的若虫从虫瘿中爬出又形成新的虫瘿。

  叶瘿型蚜虫可繁殖7代~9代,自第2代后回到根部的根瘤蚜逐渐增多,最后1代全部回到土中。

  葡萄根瘤蚜的卵及若虫耐寒力都很强,翌年春季地温上升到13℃时即开始活动。4月~10月平均降水量100毫米~200毫米,适宜其繁殖危害,7月~8月雨水太多,不利其繁殖,虫口下降,如此时气候干旱,则易造成猖獗危害。

  同时不同的土壤对葡萄蚜有很大的影响,有裂缝、具团粒结构的土壤则便于根瘤蚜迁移,而沙质土壤不利于根瘤蚜迁移,所以沙地栽培葡萄,往往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葡萄根瘤蚜危害。

  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注意土壤处理是防治此虫的重要措施。

  (1)严格实行检疫:在根瘤蚜发生区严禁苗木、插条外运,特殊情况下必须经检疫,将苗木、插条进行药剂处理后方可外运。

  (2)对少数孤立的已发生此虫的葡萄园,应尽早彻底挖掉烧毁,并用药剂处理土壤,此园不再定植葡萄。

  (3)药剂处理:苗木可用熏蒸剂处理。苗木堆放1.5米高,保持室温15℃,每立方米用药3克,参考药剂说明书。熏蒸至少在40分钟以上。

  在有虫葡萄园内可进行土壤处理,把根茎附近半径33厘米内的土壤挖开,深10厘米~16厘米,露出大部分根,把药粉与土粪或细土混合撒入,然后覆土,在春、秋施2次,效果很好。也可用二硫化碳灌注,每平方米用药36克~72克,土壤含水量在30%,15厘米土深处土温12℃~18℃,较为合适,温度过低效果差,超过22℃会发生药害。每平方米打孔4个~6个,深10厘米~15厘米,春季每孔注入药液6克~8克,夏季注入4克~6克,注药孔应距葡萄主干25厘米以外,此法效果很好。

  但花期和采收期易发生药害。

  (4)培育抗蚜品种,葡萄品种间抗蚜能力有很大差异,要选育抗蚜、优质易高产的新品种栽培。

  另外,国外应用六氯丁烷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量15克~25克,不论土质轻重,效果良好,有效期3年以上,并有刺激根叶生长的作用,且未发现残毒。

  

什么是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属同翅目、瘤蚜科,1854年发现于美洲。目前,根瘤蚜已广泛分布于全球约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葡萄主产国中仅智利宣称尚无根瘤蚜。

  由于根瘤蚜的传播对欧洲大陆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1881年国际组织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国际条约《葡萄根瘤蚜公约》,并在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葡萄根瘤蚜也成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检疫性有害生物。

  

什么是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拉丁文名: Viteus vitifoliae 英文名: grape phylloxera 同翅目(Homoptera)的一种黄绿色小昆虫,学名为Phylloxera vitifoliae。葡萄根瘤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葡萄根瘤蚜严重危害欧洲和美国西部的葡萄,吮吸葡萄的汁液,在叶上形成虫瘿,在根上形成小瘤,最终植株腐烂。

  根瘤蚜的一生分为无翅阶段和有翅阶段,前者行孤雌生殖;后者产雌、雄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卵越冬。葡萄根瘤蚜於19世纪中期从美国东部传到欧洲,在25年内几乎摧毁了法、意、德的葡萄和酿酒业。只有把欧洲葡萄嫁接在美国土生抗蚜品种上才免遭毁灭。也可用杂交法和熏蒸剂来防治。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葡萄根瘤蚜的危害特点有哪些),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