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三调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三调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让你更加了解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三调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三调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的详细内容,包含有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一般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土地分类三大类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程序,希望能帮助你了解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等。

 

  1耕地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

  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26公顷。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

  耕地又分为水田、旱地。

  a、水田

  水田:指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

  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如水稻和小麦、油菜、蚕豆等轮种),仍计为水田。

  b、旱地

  旱地: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旱地包括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b1)水浇地

  水浇地:是指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由于雨水充足在当年暂时没有进行灌溉的水浇地,也应包括在内。

  (b2)无水浇

  无水浇条件的旱地:是指没有固定水源和灌溉设施,不能进行正常灌溉的旱地。

  2园地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在0.5以上的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以上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特别注意,苗圃是固定的林木育苗地,属于林地而非园地。)

  3林地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对林地所作的解释是:“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4草地

  草地是生长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并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土地。

  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世界草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2,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基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草地多年生长草本植物。

  可供放养或割草饲养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的地区。世界上的草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我国各类草地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5%。

  在这些土地上,生产了人类食物量的11.5%,以及大量的皮、毛等畜产品;还生长许多药用植物、纤维植物和油料植物,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

  5农田水利用地

  农田水利用地主要是灌溉和排水用地,农田水利兼及中小型河道整治,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田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农牧供水等。由于各农业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千差万别,需要进行农业水利区划和相应的灌排系统规划。

  农田水利还包括一些具有明显地区特征的类型,如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盐碱地改良、圩区水利、牧区水利和垦荒水利等。

  6坑塘水面

  养殖水面是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专门用于水产养殖的坑塘水面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据中国农业部资料,1994年全国坑塘养殖面积达1747.5千公顷(2621.3万亩),占内陆养殖总面积4429.8千公顷的39.5%,而渔业产量却占内陆渔业总产量的75%以上。

  坑塘水面是发展内陆养殖业的主体。在大城市郊区,坑塘养殖发展异常迅速。北京市坑塘养殖面积1985~1995年增长近80%,坑塘水面虽只占全市水域面积的27.1%,但鱼产却占全市水面产量的92.7%。浙江省1995年坑塘养殖面积58.63千公顷,占全省淡水养殖面积的30.16%,坑塘养殖产量占全省淡水养殖产量的70%以上,成为淡水养鱼业的主体。

  今后应充分利用低洼、废弃土坑发展养殖并在提高单产上下工夫,而不应大面积毁田挖鱼塘。

  

什么是农用地

所谓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牧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农用地的确定和类别划分是根据土地的土质状况,气候、灌溉条件及农牧业生产适应性,兼顾农牧业生产的效益状况而形成的相对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

  拓展资料:

  农用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小于1米,北方宽小于2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含其苗圃),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和其他园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但不包括居民点绿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

  牧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其他农用地指上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外的农用地,包括畜禽饲养地、设施农牧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晒谷场等用地。

  

农用地是指什么 分等定级有哪些

农用地是指什么包括什么等级如何理解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编者按:农用地是指什么包括什么等级如何理解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具体来说,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新的土地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一级类设3个,即《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设15个,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个一级类中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新设的其他农用地等5个地类共同构成农用地;原城市土地分类的商服、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等5个一级类及原来两个分类中都有的特殊用地、交通用地(除农村道路)和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水 。 农用地分等定级名词解释 农用地:包括耕地,可用于农耕用途的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建设用地、自然保护区,也不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永久性林地、永久性牧草地和永久性水域。

   农用地等: 在全国范围内,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农用地定级:即在行政区(省或县)内,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和实际情况的需要,遵照与委托方的要求相一致的原则,即主要考虑与定级目的相联系,如开展农用地估价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以县或乡为单位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现实的(或实际可能的)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农用地估价:农用地估价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相对估价期日,依据农用地的生产能力和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和特殊因素等,评估出的农用地所能够实现的价格。

   基准作物: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按不同区域生长季节的不同,进一步区分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和晚稻等七种粮食作物。 指定作物:是指行政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及的作物。 产量比系数:是按国家指定的基准作物为基础,按当地基准作物最高理论单位面积产量与各种指定作物最高理论单位面积产量之比,即各指定作物的标准粮折算比率。

   指定作物轮作比系数: 指定作物轮作比系数是指:在依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轮作周期中,指定作物产量对农用地年产量的贡献率。将某作物种植季数占总种植季数的比率关系,换算为一定熟制中的比率关系,所得的值即为该作物的轮作比系数。 因素指标区:是对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因素的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区域,是区别其它指标区的最小单元。

  分等因素指标区和定级因素指标区是一致的,根据需要,定级指标区可以比分等指标区更小一些,但没有进一步细分的定级指标区应与分等指标区拥有相同的分区边界。 评价单元:是农用地等级进行评定和划分的基本空间单位,单元内部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较大差异。指定作物自然质量等指数:将影响指定作物生产能力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经济条件设定于理想状态中,在考虑其生长受到当地光、热、水气候资源条件限制作用的同时,也考虑其受到田地主要理化属性、农田灌溉、地貌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作用的情况下,指定作物所能达到的折算为标准粮的最高产量。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将影响标准耕作制度下指定作物生产能力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经济条件设定于理想状态中,在考虑指定作物生产受到当地光、热、水气候资源条件限制作用的同时,也考虑其受到农田灌溉、土壤理化属性、地貌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作用的情况下,农用地所能达到的折算为标准粮的最高年产量。

   指定作物利用等指数: 是标准耕作制度中指定作物在完全自然条件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农田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在采取最佳投入水平时,有可能达到的折算为标准粮的最高产量。 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是标准耕作制度中各指定作物在完全自然条件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农田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在采取最佳投入水平时,农用地可能达到的折算为标准粮的最高年产量。 指定作物等指数:是标准耕作制度中指定作物在完全自然条件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农田管理水平、农用地集约经营水平的影响下,指定作物所能获得的折算为标准粮的最高产量。 农用地等指数:是指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农用地所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平均利用条件和农用地所在土地经济分区的平均经济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标准粮最高产量,按轮作比系数折算的农用地年产量。

   土地利用系数:用来修正土地的自然质量,使达到接近土地的实际产出水平的系数,计算公式:KLJ=YJ/YJ,MAX(YJ为某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YJ为样点的第J指定作物单产;YJ,MAX为第J种指定作物的最高单产)。 “产量-成本”指数:计算公式为:aj = Yj/Cj(aj为第j种指定作为的“产量-成本”指数,单位为千克/元;Y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单位千克/公顷;C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单位为元/公顷)。 土地区位系数:反映中心城镇影响度、农贸中心影响度和交通通达度的综全评价指标,用求和模型、加权求和模型或连乘积模型计算。 耕作便利系数:反映耕作距离、耕作装备和田间道路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熟制(multiple cropping):一年内同一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农用地等野外诊断指标:指经过选择的对农地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农地质量构成因子,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等。

   标准地块:是指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该区域内农作物产量水平最高的若干农用地分等定级单元。一般情况下,标准地块的农业生产条件最好,它们在本内区域所处位置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灌溉与排水等条件的综合特征最优。 标准地块体系:指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地块的分级体系与用于描述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地块特征的因素体系的总和。

  

什么叫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1、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其他农用地等。

 

  2、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

  3、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主要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等。

  扩展资料

  未利用地分类

  1、荒草地:树木郁闭度<10%,表层为土质,生长杂草,不包括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

  2、盐碱地:表层盐碱聚集,只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

  3、沙地: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

  4、裸土地: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

  5、裸岩石砾地:表层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0%的土地。

  

什么是农用土地、耕地及它们的区别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也就是说,耕地属于农用地的一种。

 

  根据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规定,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三调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