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让你更加了解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包含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包含有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 ,希望能帮助你了解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

  

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叶片上有明显的黑点。叶片先出现点状、水浸状、不规则、褪绿状,然后发展为褐色至铁锈色,病变部位呈薄膜状。

  干燥时,斑点呈铁锈色,易碎,有时会穿孔。

  有些叶子有病的植物还能生长,大部分叶子脱落,会导致整株植物死亡。起初出现不规则的黄绿色斑点,扩大后变成红棕色、深棕色至铁锈色斑点。斑点是膜状的,形状不规则。

  这种疾病发生在田间的斑块上,主要危害树叶或树枝。

  发病初期,叶片呈黄绿色不规则渍斑,膨大后变为红棕色或深棕色至铁锈色。病斑是膜状的,大小不一。干燥时,病灶多为红棕色。

  主要是损害叶子。叶斑病出现在叶片前后两侧,近圆形至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mm,叶斑病为淡褐色至黄褐色。湿度较高时,叶背相应部位长出浓密的灰黑色到近黑色的天鹅绒,斑的前后两侧被深褐色的细线圈所包围,部分还在外围有淡黄色的光晕。

  苗期和成株期可以受损,但成株期的叶片主要受损,条件适合病斑在表皮下蔓延,沿维管束变色。

  轮作、翻茬。非茄科作物和十字花科蔬菜两年轮作。

  采用高畦种植,避免洪水,防止边境地区积水。种子用52℃温水浸泡15分钟,或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然后发芽播种。也可用50%琥珀酸铜或50%敌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湿性粉剂占种子重量的0.3%。

  如烫伤斑,发病初期喷60%乙醇铝WP500次或70%锰WP500次,58%甲霜灵锰锌WP500次,64%明矾M8WP500次,72.2%普利克水剂800次,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对照2次,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57.6%冠菌清干颗粒1200倍液,或77%杀螨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琥珀酸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可在发病初期喷施。每5~7天喷洒一次,连续控制2~3次。

  

辣椒 细菌性叶斑病 用什么药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形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病斑膜质,大小不等。病健交界明显。

  扩展速度很快,严重时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

  可用喹啉铜,噻菌铜,叶枯唑,中生菌素,可杀得三千,等喷雾防治。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边缘带黄色晕圈。叶缘、叶尖变黄、干枯脱落。

  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

  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 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尿酸, 多粘类芽孢杆菌 交替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辣椒出现叶斑病,发病时有哪些症状,怎么防治

第一种病害辣椒的疮痂病

  成株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黄绿色斑点,近园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稍隆起,中间色浅凹陷,表面粗糙像疮痂,有时病斑反面有黄褐色菌浓,病情发展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破裂,最后叶片脱落。

  疮痂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性病害)侵染所致。

  该病菌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灌水、农事活动传播。

  病菌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7-30℃,最低5℃,最高40℃,高温多雨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过密、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病。

  药剂方法: 600倍氟派酸药液,400倍23%络氨铜药液;300倍30%DT杀菌剂药液;500倍77%可杀得药液;4000倍农用氯霉素药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第二种病害辣椒的叶斑病

  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透明不穿孔,大小不等。病斑干燥时多呈红褐色。田间一旦发生,发展迅速,一株上个别叶片发病或者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然生长,严重时叶片大部分脱落。

  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是病斑不隆起,区别于辣椒疮痂病。

  此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主要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助风雨或灌溉传播,从辣椒伤口处侵入。病菌生长发育适温为25―28°C,空气相对湿度85%。

  所以辣椒在栽培过程中若遇高温高湿易导致此病的发生,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严重除新叶外就余枝条对产量影响很大.

  药剂防治。发病时,可以喷以下农药,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8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发病初期喷50%琥胶400― 5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第三种病害辣椒的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呈散生的褐色小点,迅速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中间坏死处常脱落穿孔(此症状是叶枯病和叶霉病区分的标志),病叶易脱落。此病一般由下部向上扩展,病斑越大,落叶越严重。严重时整枝叶片脱光成秃枝。

  辣椒叶枯病的病原菌是茄匐柄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以及分生孢子梗均为褐色,梗有隔,顶端略膨大,单生或丛生。此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或者附着在种子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植株前期生长过旺,田间积水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药剂防治,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警惕!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发生,使用哪种杀菌剂最有效

7月中下旬,辣椒种植区降雨集中,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导致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发生。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通常使用的杀菌剂有春雷霉素、噻菌铜、中生菌素、噻唑锌、叶枯唑、氢氧化铜等。

  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甲氧基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嘧菌酯和丁香菌酯)、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是专门用来防治辣椒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无效。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它主要危害辣椒叶片。在发病初期,呈现不规则状的黄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

  传播途径是灌溉或者雨水,经由叶片伤口处侵染,7月份——8月份高温多雨的季节最易发生。

  此病发生后,不会造成植株死亡,但会导致叶片迅速掉落。

  由下及上,严重者可造成叶片全部落光,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辣椒茎秆。如何区分辣椒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辣椒所发生的病害,通常有3种,分别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病害,它们在病原菌、发病症状和治疗方案上均有明显的区别。

  辣椒上可能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2种:辣椒青枯病和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而真菌性病害较多,有炭疽病、根腐病、疫病、煤污病等。

  辣椒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特征:病斑小而密集,形状多为圆形,很少在叶片边缘出现;在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穿孔。

  辣椒真菌性病害的发病特征:病斑大,多为不规则形状,叶片边缘和中间均可发病;在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通常会有霉层出现。有效的杀菌剂有哪些对于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杆菌,发育适温25-8℃,最高35℃,最低5℃。

  这些条件一旦具备,就会迅速发病。

  可用于防治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杀菌剂有噻菌铜、喹啉铜、壬菌铜以及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除此之外,氯溴异氰尿酸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目前使用此杀菌剂的仍不在少数。

  近几年的田间测试表明,目前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防效较为优秀的当属铜制剂,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并在叶片表面建立一层保护膜,防止二次侵染。

  杀菌剂使用注意事项杀菌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混配和温度这两个因素对药效影响最大,稍有闪失,均可能会造成药效下降或者出现要害。所以,以下3点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1、禁止和碱性农药混配。大多数农药的PH呈弱酸性,如果和碱性农药混配,会出现中和反应,导致药效下降;

  2、禁止在高温时期用药,尤其是辣椒花期。

  任何一种作物的花期对杀菌剂都是比较敏感的,高温时期使用,会灼烧花朵,造成落花落果;

  3、禁止和乳油类(EC)杀虫剂或者杀菌剂混配。乳油制剂不仅不环保,在混配性方面也是比较差的,经常会造成药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细菌病,青椒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是什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