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让你更加了解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内容,包含有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马子菜和马齿苋是一种吗 马齿苋菜十大禁忌 吃马齿菜有什么好处,希望能帮助你了解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 降血压、抗癌 简介 马子菜的学名是马齿苋,马子菜为石竹目、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

  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功效作用 降血压:马子菜中含有多种钾盐,高钾饮食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钾离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病,能有效保护血管免受侵害。所以多吃马子菜可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几率。 抗癌:马子菜中富含硒元素,硒元素可抑制由化学致癌物质所诱发的肝癌,皮肤癌及淋巴癌。

  所含维生素E能降低一些致癌剂的致癌作用,还能保护放射性元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及诱发的癌变,此外,还能坚强抗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肠滑作泄者、脾胃虚寒者、患牙病者、脾胃虚弱者、此糖尿病患者。

   不宜同食 甲鱼:马子菜性寒,甲鱼是一种高蛋白的凉性食物,两者同食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不利于肠胃健康。 食用方法 蒸马子菜:采新鲜马子菜,用水洗净,拌上面粉、葱、姜蒜姜、撒上盐和五香粉,上笼蒸食。 凉拌马子菜:将马子菜去根、老茎,洗净后下沸水锅焯透捞出。

  用清水多次洗净粘液,切段成入盘中。将蒜瓣捣成蒜泥,浇在马子菜上,倒入酱油,淋上麻油,吃时拌即成。

  

吃马子菜有好处吗

马子菜对于脾、胃、肾脏、膀胱之疾病,具特殊功效,能健胃、抑制反胃,治赤白带、热痢便血、痔疮和痈肿疔疮等。另外还可作关节炎、菌痢、淋浊、脚气、结石、高血压、和毒蛇伤的副药,内服外敷兼攻更好。

 

  草药最好以复方互相辅佐,譬如治结石症,应与大、小化石草、金钱薄菏、菠萝等合药;尿道诸症应与车前草、野苋、竹叶菜、白花益母草等合用。

  扩展资料

  白马齿苋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

  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马子菜的作用是什么

马子菜可以佐餐也可以药用。

 

  乡村早有人摘马子菜佐餐,目前部份餐厅也有宝钏菜这道新新菜肴,传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经常以猪母乳果腹,附近猪母乳因而绝迹。

  马子菜对于脾、胃、肾脏、膀胱之疾病,具特殊功效,能健胃、抑制反胃,治赤白带、热痢便血、痔疮和痈肿疔疮等。

  另外还可作关节炎、菌痢、淋浊、脚气、结石、高血压、和毒蛇伤的副药,内服外敷兼攻更好。草药最好以复方互相辅佐,譬如治结石症,应与大、小化石草、金钱薄菏、菠萝等合药;尿道诸症应与车前草、野苋、竹叶菜、白花益母草等合用。

  扩展资料

  马子菜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

  叶柄粗短。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