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定义(地籍中土地的定义)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土地的定义(地籍中土地的定义),让你更加了解土地的定义(地籍中土地的定义),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土地的定义(地籍中土地的定义)的详细内容,包含有土地的定义 虚假招拍挂出让土地的定义 土地的定义与土壤国土的关系 土地的定义自然地理学,希望能帮助你了解土地的定义。

  

土地的定义

土地的定义和特征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土地是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陆地是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海洋滩涂。(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其他学科对土地的定义土地概念的区分1.从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无偿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

  2.从地理学角度从地理学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1.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类不能创造土地,填海、围湖仅仅是改变土地用途,没有增加土地的面积。(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不是实物交易,而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只有在利用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2.土地的经济特性(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6)土地的产权特性(7)土地的不动产特性(三)土地的功能1.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2.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2)后备土地资源有限。(3)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

  (4)农地分布不均匀。(5)森林覆盖率低。(6)土地质量较差。

  (7)水土资源不平衡。

  

土地的性质有几种

土地性质分五类。1、土地性质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2、根据土地性质不同使用年限也不同。

  3、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1)居住用地七十年;(2)工业用地五十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动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就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中国地理学家普遍赞成土地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概念。

 

  认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土地的定义(地籍中土地的定义),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