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种植(睡莲种植方法视频)

花匠人从多个角度为你分享睡莲种植(睡莲种植方法视频),让你更加了解睡莲种植(睡莲种植方法视频),包含农业百科相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形状特征、文化等农业百科知识。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关于睡莲种植(睡莲种植方法视频)的详细内容,包含有睡莲种植 睡莲种植水深是多少 睡莲种植方法图解 睡莲种植时间和方法,希望能帮助你了解睡莲种植。

  

睡莲种植

睡莲种植方法:

 

  1、准备基质

  先清洗一下池塘或者花盆,然后在其底部铺一层淤泥。如果没有可以用山泥或其他土壤代替,但要注意在种植前需要去除里面大块的杂质,石块、瓦片等。

  特别是里面有一些比较大块的有机质,因为倒水以后很容易漂浮到水面上来,所以一定要去除。

  之后少量加水,将基质稀释成泥状。

  2、处理根茎

  将睡莲从花盆中取去来,然后选择其上一些比较健壮的根茎,把它剪成8-10cm左右的长度,并且保证其上带有2-3个幼芽。

  3、进行种植

  将处理好的根茎幼芽朝上,埋到泥土里面,并使幼芽露出土表。然后再加一部分水,让水没过根茎的幼芽。

  注意不要加太多水,不然不利于它成活。

  4、后期养护

  大约一周之后,栽植的泥土就可以结成团,并且水面上会有一些絮状的物质漂浮上来。再过一段时间,它会长出幼叶。

  这时需要根据它的生长状况加水,让其幼叶始终漂浮在水面上。等到它生出多片幼叶,并且根系稳固之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睡莲的种植方法

睡莲的种植方法 睡莲的种植方法,睡莲是一种很漂亮的花卉,所以许多人喜爱在家里种植一些睡莲,但对于新手来说,他们不了解睡眠要怎么种植才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睡莲的种植方法! 睡莲的种植方法1 睡莲又名子午莲,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水生植物。

 

  其叶片浓绿,花色鲜艳,是一种很具观赏价值的水面绿化植物。

   其地下根茎横生或为块茎直立生长,短而粗。叶丛生,浮于水面,厚且具光泽,呈圆形或椭圆形,叶子正面深绿色,背面暗紫色或紫红色。 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白、粉、红、黄、紫等。优良品种有红牡丹、白仙子、五彩、洛神、玛珊姑娘、渴望者及海尔芙拉等。

   睡莲的繁殖主要采取分株法。耐寒种通常在早春发芽前3~4月进行,不耐寒种对气温和水温的要求高,因此要5月中旬前后才能进行。 分株时先将根茎挖出,挑选有饱满新芽的根茎,切成长8~10厘米,每段至少带1个芽,然后进行栽植。

  栽植时,顶芽朝上埋入塘泥中,覆泥深度以植株芽眼与泥面相平为宜,每盆栽5~7段。 栽好后,稍晒太阳,才可注入浅水,以利保持水温,但灌水不宜过深,否则会影响发芽,待气温升高、新芽萌动时再加深水位。 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处养护,栽培水深20~40厘米,夏季水位可以深些,高温季节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洁。

  在少量盆栽时,可把已栽植2~5年睡莲倒出盆外,切割成2~4块,再栽入盆中。 睡莲可直接栽池塘,家庭可盆栽或种植于箩筐等容器中,再放入水体,家庭盆栽盆要大,小盆不利睡莲的生长开花。栽种深度要求与泥面平,不宜深埋。

   一般栽培水深20~40厘米,夏季水位可深些,但忌水流急,若池水过深,可在水中砌种植台或上盆后放入池中,要种在通风有阳光处,反之易生水苔,以致睡莲生长衰弱而不开花。 池栽株距为65~80厘米,盆栽需用盆径23~27厘米以上的大盆,盆土应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河泥或稻田泥。 先将盆土晒干砸碎,上盆时宜将饼肥和骨粉放入盆底作为基肥,也可将已腐熟的肥料混入盆土内,栽入根茎后,最初水面只能略高出土面,待叶柄不断伸长,方可提高水的深度。 生长期保持40厘米的水深,最终水的深度以不超过1米为度。

  在早春沉入水前,应施饼肥,每隔30~40天追肥一次。 施肥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肥料与泥土按1:1比例混合而成混块,然后将含有豆饼肥的泥块均匀投入睡莲池中或盆里,生长期还要经常剪除残叶残花。 睡莲的地下茎必须在泥中越冬,冬季须将水位加深到1米以上,以防冻坏地下茎,盆栽可连盆取出,放入室内越冬。耐寒种越冬室温3℃以上,不耐寒种宜在15℃以上,很耐寒的也可在室内越冬。

   睡莲的种植方法2 1、播种种植 睡莲可以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栽培。收集果实中饱满健康的种粒,入水保存到3~4月份进行播种。种植土壤可用肥沃的黏质壤土,将种植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保温保湿,半个月就能发芽。等第二年开花后再转入水培养护。

   2、分株种植 分株繁殖栽培的方法是睡莲主要的种植手段。早春发芽前3~4月份是分株最佳时间,温度过低则延后到5月份分株。健康饱满的根茎切成8~10厘米长度并附带至少1个芽点,顶芽朝上埋入土中,灌水不要过深,注意水质清洁。

   3、扦插种植 除了分株和播种外,扦插的操作手法也可以使用。在春季从睡莲株体上选取粗壮的根茎作为插穗,在根茎上留2~3个芽点帮助存活和生长。插条长度控制在7~9厘米即可,经过消毒杀菌清洗后插在松软湿润的基土中,露出芽点。

   4、水肥灌溉 无论哪种种植方法,都要控制水位高度随着睡莲不同生长期变化,否则对开花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水温最好和室温相同,冬季水面结冰,需要将睡莲顶芽保持在冰层下安全越冬。肥料施加不宜过多,以免微生物滋生,生长旺期半月追施一次稀释肥即可。 盆栽睡莲怎么种植 1、种子处理 种植盆栽睡莲,需要先挑选颗粒饱满且无虫害的优良种子,再用小刀将种子较圆的一头削去一层皮,尽量不要伤害到种子里的种胚,这样可以帮助种子快速发芽,然后将其浸泡在40度—45度的温水中,促进睡莲生根发芽。

   2、土壤条件 种植睡莲前,需要先挑选一个合适的花盆,花盆可以选用较深且口径较大的陶瓷盆或者紫砂盆,再在花盆里面装入一半的土壤,土壤可以使用无污染的池塘泥,还可以在土壤中混入少量的复合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3、种植方法 种植盆栽睡莲时,可以直接将发芽的种子埋进土壤之中,再在花盆里面倒入清水,清水最好不要使用自来水,避免自来水中的氯元素对睡莲的生长造成影响,可以使用没有被污染过的江河湖泊中的水。 4、养护管理 盆栽睡莲种植后,需要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半阴环境中,避免植株被强光暴晒而死亡,等到睡莲长出幼苗之后,可以在光线不再强烈的时,将睡莲移到可以照射到阳光的地方,让其接受充足的自然光照。

   睡莲种子怎么种植 1、催芽处理 种植睡莲种子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首先需要挑选颗粒饱满、表面光滑的种子,然后可以使用锤子或者石头将睡莲种子有凸起的一端敲开一个小口,再将种子浸泡在无污染的纯净水中,等待一周的时间,种子就发芽了。 2、选择土壤 种植睡莲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睡莲适合生长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透气性较好的土壤中,所以栽种睡莲最好使用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或者腐殖土,在栽种前需要翻新土壤,将土壤中的枯叶和碎石去除。

   3、进行栽种 栽种睡莲种子时,可以将种子发芽的一端朝上,然后栽种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在栽种后可以向土壤中浇灌矿物质丰富的河水,使水面淹没种子表面即可。在后期养护时需要随着睡莲枝干的生长,不断的添加水分。 4、后期养护 在养护睡莲时,可以为植株提供均衡的养分,最好可以在睡莲生长旺盛的时期使用氮肥,在睡莲开花结果的时期使用磷钾肥,也可以为睡莲提供充足的光照,让植株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开出更多鲜艳的花朵。

  

睡莲怎样种植

睡莲种植的种植方法有:

 

  1、缸栽:

  栽植时选用高50cm左右、口径尽量大的无底孔花缸,花盆内放置混合均匀的营养土,填土深度控制在30-40cm,便于储水。将生长良好的繁殖体埋入花缸中心位置,深度以顶芽稍露出土壤即可。

  栽种后加水但不加满,以土层以上2-3cm最佳,便于升温,以保证成活率。

  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水位。

  2、盆栽沉水:

  选用无孔营养钵,高30cm,口径40cm,栽种方法及营养土如缸载,填土高度在25cm左右,栽种完成后沉入水池,水池水位控制在刚刚淹没营养钵为宜,随之生长逐渐增加水位。

  3、池塘栽培:

  选择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 cm深泥土,繁殖体可直接栽入泥土中,水位开始要浅,控制在2-3cm,便于升温,随着生长逐渐增高水位。根据地区不同入冬前池内加深水位,使根茎在冰层以下即可越冬。

  4、水位控制:

  耐寒睡莲能否正常生长,水位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耐寒睡莲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水位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注意对水位的控制。由于水温对睡莲的生长开花有直接影响,生长初期由于叶柄短,水位尽量浅,以不让叶片暴露到空气中为宜,以尽快提高水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

  随着叶片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达生长旺期,水位达到最大值,这样使叶柄增长,叶片增大,有助于营养物质储存;进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温,使叶片得到充足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以促进睡莲根茎和侧芽生长,提高翌年的繁殖体数量。

  5、适时追肥:

  追肥的原则必须是既有益于睡莲生长,又在水中无浪费,因为肥料的浪费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加快藻类及水草的生长,进而污染水体。可用有韧性、吸水性好的纸将肥料包好,并在包上扎几个小孔,以便肥分释放,施入距中心15-20cm的位置,深度在10cm以下。

  也可用潮湿的园土或黏土与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攥成土球,距根茎中心15-20cm处分3点放射状施到根茎下10-15cm处,随攥随施。

  追肥时间一般在盛花期前15d,以后每隔15 d追肥1次,以保障开花量,但追肥不宜过多,过多容易加大营养生长,叶片数量加大,影响花期整体效果。合理的追肥可延长耐寒睡莲的群体花期,也可增加来年繁殖体生长数量。

以上就是花匠人为你整理的睡莲种植(睡莲种植方法视频),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花匠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